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9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537篇
内科学   196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835篇
预防医学   362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463篇
  1篇
中国医学   367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软线爪钩定位肺结节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4例接受CT引导下软线爪钩定位的单发肺结节患者,均于定位后24 h内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肺结节。于CT图像上测量肺内定位爪钩与结节外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以该距离<1 cm为定位准确性较好,≥ 1 cm为准确性较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CT引导下软线爪钩定位肺结节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14枚肺结节均一次性穿刺定位成功,其中189枚定位准确性较好(较好组)、25枚定位准确性较差(较差组);组间结节深度、(进针处)胸壁厚度、进针深度、穿刺针与水平面的角度及术中针道出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最大径(OR=10.422,P=0.034)、结节深度(OR=0.045,P<0.001)、胸壁厚度(OR=0.635,P=0.029)及穿刺针与水平面的角度(OR=1.044,P=0.009)均为影响准确定位的因素。结论 于CT引导下以软线爪钩定位肺结节时,结节径线和深度、胸壁厚度及穿刺针与水平面的角度均影响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调查肺癌患者手术前的自我报告症状负担和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设计为横断面调查。采用MD安德森症状量表-肺癌模块(MDASI-LC)和单一条目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IQOL)采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四川省6个三级医院396例肺癌患者手术前的患者报告结局数据。结果:90.15%的肺癌患者报告了术前症状(≥1分)。最常见的6个症状为:咳嗽(63.20%)、口干(53.05%)、睡眠不安(51.02%)、健忘(49.23%)、瞌睡(41.27%)和乏力(39.75%)。最常见的6个中重度(≥4分)症状为:睡眠不安(22.59%)、苦恼(16.07%)、健忘(15.05%)、咳嗽(14.97%)、口干(14.21%)和悲伤感(12.98%)。腺癌患者在手术前比非腺癌患者具有更轻的胃口差(P = 0.022)和咳嗽(P < 0.001)症状。早期肺癌患者在手术前比中晚期肺癌患者具有更轻的疼痛、乏力、胃口差、瞌睡和咳嗽症状(P均 < 0.05)。中位生活质量评分为8(4)分。症状评分与症状干扰生活评分呈正相关(r = 0.631, P < 0.001),与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r = – 0.369, P < 0.001)。结论:大部分肺癌患者手术前都有轻度的症状负担。最常发生和最常见的中重度症状为咳嗽、口干、健忘和睡眠不安。早期肺癌患者具有更轻的症状负担。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郑州市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治情况及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初筛问卷.疑似哮喘者二次问卷调查、体检及查阅既往病历、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同时根据年龄、性别匹配的原则随机抽取非哮喘患儿调查作为对照.结果 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0 616份,其中男5 444人,女5 172人.哮喘确诊308人,患病率为2.90%.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3.38% vs 2.40%);3岁以下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0.24%,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哮喘儿童发作的前3位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94.2%)、天气变化(89.0%)和运动(35.1%).哮喘患儿发作强度多为中度发作(71.8%),其次为轻度(22.7%).94.8%(292例)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74.7%(230例)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90.9%(280例)使用抗生素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列因素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过敏性鼻炎史(OR=150.285,95%CI:31.934~707.264)、湿疹史(OR=10.600,95%CI:1.054~106.624)、特应性皮炎史(OR=31.368,95%CI:3.339~294.683)、食物过敏史(OR=27.373,95%CI:2.670~280.621)、出生方式(OR=2.853,95%CI:1.311~6.208)、使用抗生素的年龄(OR=0.384,95%CI: 0.172~0.857)、1岁内使用抗生素的次数(OR=9.940,95%CI:6.246~15.820)、家装修墙面材料(OR=2.108,95%CI:1.464~3.036)、冬天是否采暖(OR=6.046,95%CI:1.034~35.362).结论 郑州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与年龄、性别有关;发作程度以中度为主;哮喘最主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哮喘的治疗较规范,但仍有待提高.过敏性鼻炎史、湿疹史、特应性皮炎史、食物过敏史及剖腹产出生、1岁内使用抗生素的次数多、家墙面使用装修材料、冬天采暖会增加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而使用抗生素时间较晚者哮喘发病的危险性较低.  相似文献   
64.
位倩 《河南中医》2015,35(1):135-1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按病变分级给予辨证施护。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NSI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运动速度传导速度和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同病变时期的辨证施护能有效地阻止病变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雷火-热敏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条按照热敏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治疗30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50码最快步行时间,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50码最快步行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WOMAC疼痛评分及WOMAC僵硬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及WOMA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5.9%和95.6%,对照组分别为86.1%和86.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热敏灸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补肾疗更浸膏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与自由基代谢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手术摘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复制更年期综合征模型,阴道细胞涂片检查模型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片组(0.18 mg·kg-1),坤泰胶囊组(1.08 g·kg-1),补肾疗更浸膏低、中、高剂量组(4.5,9,18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小鼠ig给予等量蒸馏水外,各组小鼠按照剂量要求ig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取下丘脑测定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下丘脑β-E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疗更浸膏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下丘脑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补肾疗更浸膏低剂量组大鼠血清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肾疗更浸膏可通过调节去势大鼠下丘脑β-EP水平调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并通过调节血液中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增强去势大鼠抗氧化能力,起到延缓更年期氧化衰老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组织多普勒提示有左心室非同步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例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前和起搏后1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Tei指数,同时测量二尖瓣血流E、A峰,E/A,左室舒张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的比例,E峰减速时间,肺静脉血流S波、D波,二尖瓣环Em/Am。根据以上参数将舒张功能减退分为3期,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心室机械不同步,比较起搏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起搏前,11例患者E峰和A峰融合,形似单峰,无法测量E、A峰值及E峰减速时间,所有患者左室舒张充盈时间缩短。起搏后1周,所有患者E峰和A峰分离,5例患者为第2期的舒张功能降低,7例患者为第1期的舒张功能降低。左室舒张充盈时间占整个心动周期的比例由起搏前的(34.5±2.9)%提高到(46.4±5.7)%(P<0.01)。左室射血分数由起搏前的(26.8±7.6)%提高到(37.7±10.1)%。左房内径在起搏后1周明显缩小(P<0.05),左室收缩非同步指数由起搏前的179.2±48.3下降到103.4±58.2(P<0.05)。结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由于心脏收缩的不同步,二尖瓣血流E、A峰融合较为常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左室舒张充盈改善,体现了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运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狭窄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重构类型及左心功能进行测定,评价高血压病对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发生及临床情况是否产生额外的影响。方法 193例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男性113,女性80,平均年龄68±9岁)接受了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以及相对室壁厚度,将左室重构分为四种类型:正常构形、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结果 62例(32%)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病,而131例(68%)患者血压正常。两组之间LV重构类型的分布比例相似,均以向心性肥厚为主。反映左室收缩、舒张以及左室整体功能的指标均无显著差别。但是,与血压正常的患者相比,主动脉瓣狭窄同时合并高血压组具有较大的主动脉瓣口面积和较低的搏出功损耗。结论在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并非少见,它对左室重构类型及左室功能并不产生额外的影响。合并高血压病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病变相对早期的阶段即可产生症状,对这类患者高血压的治疗和随访应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69.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左室整体功能最佳部位的选择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目的应用DTI测量二尖瓣环6个节段的运动速度评价左室整体功能并探讨心尖窗最佳切面、二尖瓣环的最佳节段的选择.方法应用DTI测量33例冠心病患者和19例健康志愿者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前间隔和后壁处各位点的Sa、Ea、Aa及Ea/Aa之比.结果(1)冠心病组二尖瓣环6个节段Sa、Ea及Ea/Aa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2)冠心病组二尖瓣环6个节段平均Sa与左室射血分数呈高度正相关(r=0.746,P<0.001);平均Ea/A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之比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23,P<0.001).(3)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心尖四腔切面的二尖瓣环侧壁缘Sa及Ea/Aa之比与6个节段平均参数的相关系数均为最大.结论测量二尖瓣环6个节段的平均运动速度可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环侧壁缘是评价左室整体功能的最佳节段.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葛胺酮对在体和离体动物脑动脉的舒张作用。方法在体实验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动态观察葛胺酮对正常大鼠脑血流灌注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指标的的影响。体外实验采用分离犬基底动脉条,分别以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5 mg·L-1),KCl(3 mol·L-1),5-羟色胺(3.3 mg·L-1)收缩效应的百分率作为评价抑制强度的指标,研究葛胺酮对基底动脉的舒张作用强度及特点。结果在体实验观察到葛胺酮25、50、100 mg·kg-1对大鼠脑血流量灌注压均有增加作用,100 mg·kg-1组比给药前脑血流增加了2~3倍。葛胺酮在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对收缩压、舒张压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收缩压,平均血压下降了10~40 mmHg。体外实验发现葛胺酮0.01、0.1 mg·ml-1对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KCl、5-羟色胺诱导的犬基底动脉收缩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舒张率达21%~99%。结论葛胺酮具有增加脑血流量同时降低血压的作用,优于葛根素。其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与其舒张动脉的作用有关。葛胺酮可能是一个多靶点的血管紧张抑制剂,对脑缺血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